Feast Pilgrims at Jerusalem March

前往锡安朝圣的新任务 

由 ICEJ 高级副总裁兼发言人 David R. Parsons 撰写

“那时,必有十个人,从列国各处来,抓住一个犹太人的袖子,说:’让我们与你同去,因为我们听见神与你同在'”(撒迦利亚书8:23)。(撒迦利亚书 8:23) 

1982 年住棚节庆祝活动。

早在 1980 年,我们第一次庆祝住棚节的基督教先驱们就受到了撒迦利亚书 14:16 中预言性经文的启发,这段经文说,有一天所有的国家都将来到耶路撒冷庆祝 Succot 节。基督教大使馆一直教导说,撒迦利亚的预言最终将在基督的千年统治中实现,届时外邦人将被普遍要求参加。但在此之前,我们每年都自愿作为先行者来参加这个节日,以表达我们的坚定信念:耶稣在耶路撒冷的大卫宝座上统治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然而,在每一个节庆中,仍有一些非常具有预言性的东西在发挥作用。我们每年经历的 “现在 “是什么? 

首先,在节庆周期间,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的裂痕似乎总是在加速修复。此外,在每年这个欢乐的节日里,我们都能感受到新时代的喜悦。然而,还有更多的事情在发生,今年节庆的主题是 “各国十人”–摘自撒迦利亚书 8:23–真正捕捉到了每一个节庆中都存在的这种预言性的动态。事实上,我认为这段经文是使徒保罗在罗马书 11:25 中提到的 “外邦人的丰盛 “在希伯来经文中最清晰的衡量标准,因此对以色列的属灵复兴和弥赛亚的回归至关重要。 

外邦人得救的保证
说实话,我总是倾向于跳过撒迦利亚书 8:23,因为许多人对它的解释都很奇怪,而我当时又缺乏可靠的回应。例如,一些拉比认为它预言了在末世会有大批外邦人皈依犹太教或诺亚法。 

然而,近年来,主以一种全新的、令人兴奋的方式向我们耶路撒冷的领导层开启了撒迦利亚书第八章,我们现在将其视为我们庆祝节日的全新预言性任务。 

正如我们杂志在之前的节期主题教导中所解释的,撒迦利亚书第 8 章的背景是,从巴比伦返回的犹太流亡者正在重建耶路撒冷城和圣殿。然而,由于缺乏资金、当地人的反对,以及年长的回归者抱怨新建筑远不及所罗门圣殿的荣耀,圣殿的工程停工了 16 年之久。因此,上帝派遣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鼓励人们重新开始建造,并向他们保证后一座圣殿的荣耀将超过前一座圣殿(哈该书 2:9;撒迦利亚书 4:9-10;14:16-17)。 

撒迦利亚书》第 8 章是另一段令人鼓舞的经文,讲述了耶路撒冷令人惊叹的未来。这一章的开头,耶和华宣告:”我为锡安……热心”(撒迦利亚书 8:1)。(撒迦利亚书》8:1)祂发誓要让犹太人安全地回到这座城市居住(《撒迦利亚书》8:7-8)。耶和华进一步许诺会使他们兴旺,因为 “我定意向耶路撒冷和犹大家施恩”(撒迦利亚书 8:11-15)。(撒迦利亚书 8:11-15) 

撒迦利亚随后看到许多外邦人也登上耶路撒冷敬拜耶和华。来自许多城市和国家的敬畏上帝的人们将相互敦促: “让我们继续去耶和华面前祷告,寻求万军之耶和华……是的,必有许多民族和强国来耶路撒冷寻求万军之耶和华,在耶和华面前祷告。那时,必有十个人,从各国各族来,抓住一个犹太人的袖子,说:’让我们与你同去,因为我们听见神与你同在'”(撒迦利亚书 8:21-23)。(撒迦利亚书 8:21-23) 

这里的 “十 “意味着至少有十个正义之士组成的正义余民–就像十个虔诚的犹太人在集体祷告时所需的 “minyan “一样。这可以追溯到《创世纪》第 18 章,当时亚伯拉罕恳求耶和华饶恕邪恶的所多玛,即使他只在那里找到十个义人。 

来自泰国的盛宴朝圣者。

因此,撒迦利亚预言,来自万国各种语言的公义余民将在耶路撒冷敬拜和祷告。与撒迦利亚书第 14 章一样,外邦人的这次大规模朝圣很可能与住棚节有关,届时万民将被 “正式 “邀请到耶路撒冷与犹太人一起敬拜耶和华。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预言。只有一小部分犹太余民回到了一片废墟的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和城市的任务似乎十分艰巨。但上帝保证,会有更多的犹太人回归,圣殿也会重建,而且会比所罗门圣殿更加荣耀,特别是由于大批外邦朝圣者登上耶路撒冷。 

撒迦利亚的异象更加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上帝在巴别塔混淆了外邦人的语言,将他们分散到国外,抛弃他们去崇拜其他神灵(创世纪 11;申命记 4:19-20;29:26;32:8-9)。但在《撒迦利亚书》第 8 章中,我们看到希伯来经文中的许多保证之一,即上帝不会永远抛弃外邦人,而是会在某一天派遣弥赛亚来 “祝福 “或救赎地球上每个民族、舌头和部落的公义余民(《创世纪》第 12 章第 3 节;《申命记》第 32 章第 43 节): 创世记》12:3;《申命记》32:43;《诗篇》72:7-11;《以赛亚书》11:9-10,42:1,49:6;《但以理书》7:14;《阿摩司书》9:11-15;《撒迦利亚书》9:9-10;另见《罗马书》15:8-12;《启示录》5:9,7:9)。 

耶稣也预见到这种情况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委托他的追随者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马太福音 28:18-20)。他还说:”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向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马太福音 24:14) 

在使徒行传第 15 章中,初期教会接受了这一世界宣教的呼召,为外邦人敞开大门,让他们成为日益壮大的耶稣信徒运动的一部分。 

然后,使徒保罗教导说,在外邦人的收获完成之前,以色列人会在很大程度上拒绝福音,并将其作为《圣经》中的一大奥秘之一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恐怕你们有自己的聪明,就是以色列人有一部分是瞎眼的,直到外邦人充满进来。所以以色列人都要得救……”(罗马书 11:25-26a) 

在讨论《罗马书》中这一关键段落时,我总是倾向于关注以色列人部分心硬的奥秘,并逐渐理解这是有原因和季节的;也就是说,是为了让福音有时间在外邦人中收割。 

但是,这个谜团还有更多面: 例如,保罗所说的 “外邦人的充满 “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的答案至关重要,因为他指出这对以色列的救赎和耶稣的回归都有影响。 

外邦人到耶路撒冷朝圣
有人说,”外邦人的充满 “指的是时间的充满。耶稣曾预言:”耶路撒冷必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时代满了”(路加福音 21:24)。(路加福音 21:24)因此,这个奥秘肯定有时间的因素,随着耶路撒冷现在回到犹太人手中,我们肯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外邦人时代的结束。 

还有人指出,”外邦人的丰盛 “一词也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创世记 48:19 中,指的是雅各对约瑟次子以法莲的预言性祝福。以法莲基本上取代了但支派的位置,但支派崇拜偶像,从未获得其分配的领土,最终从《圣经》中列出的十二个支派中消失了。因此,正如保罗在罗马书第 11 章中解释的那样,这种推理认为外邦人信徒成为了被救赎的以色列的一部分,取代了那些因不信而被 “剪除 “的人。 

与此同时,基督教圣经学者中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罗马书 11:25 指的是人数的满足,似乎有一些外邦人注定要得救,他们的人数是预先设定的。 

肯尼亚人是参加 2024 年住棚节的国家之一。

最后,大多数福音派基督徒普遍认为 “外邦人的丰盛 “一词与完成大使命有某种联系,即福音最终传遍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这方面,目前全球许多事工都在齐心协力,力争在 2033 年耶稣受难和复活 2000 周年纪念日之前完成大使命。 

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 “外邦人的丰盛 “之谜无疑是多方面的。然而,它们都没有真正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外邦人对耶稣的信仰在全球掀起的高潮将如何影响以色列人,从而软化他们对所应许的弥赛亚的心。保罗在罗马书 9-11 章中多次提到这一点,他甚至教导说,外邦人对以色列人的怜悯也会帮助他们获得怜悯(罗马书 11:31)。 

因此,我认为 “外邦人的丰盛 “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与我们的节期主题有关。 

我们已经确定,希伯来经文充分保证,上帝将通过弥赛亚从各国、各族和各方拯救公义的余数。然而,其中许多经文还说,这些外邦人不仅会信主,而且还会到耶路撒冷朝圣–将这座城市视为他们信仰的摇篮和上帝未来对整个地球的救赎计划的焦点。 

例如,《以赛亚书》2:2-3 和《弥迦书》4:1-2 都宣称,在末世,耶和华殿的山将高过众山,”万国都要归向它。必有许多人来说:’来吧,让我们上耶和华的山,到雅各神的殿去;祂必教导我们祂的道,我们也要行祂的路'”。 

以赛亚书》56:6-8揭示,耶和华将把 “外族之子 “带到 “我的圣山,使他们在我祷告的殿中欢喜”,因为耶路撒冷注定要成为 “万国祷告的殿”。 

以赛亚书》第 60 章还预言,锡安(耶路撒冷)将兴起并发光,”外邦人将到你的光下,君王将到你兴起的光下”(第 3 节)。(第 3 节)”外邦人的财富必到你这里来”。(第5节)”他们必带黄金和香来,传扬耶和华的颂赞”。(第6节)”他们必在我的祭坛上与我同升,我要荣耀我荣耀的殿”。(7节)”因此,你的城门必常开,昼夜不得关闭,使人将外邦人的财物和他们的君王列队带到你这里来”。(v. 11) 

这些经文都描述了外邦朝圣者被吸引到耶路撒冷,流向这座城市,登上耶和华的殿,在 “我圣所的地方向神献祭;我要使我脚的地方荣耀”(以赛亚书 60:13)。(以赛亚书 60:13) 

以赛亚书》第 66 章也认为,在末世,耶和华 “必将平安赐给她(耶路撒冷),如同江河,将外邦人的荣耀赐给她,如同溪流”(第 12 节)。(第 12 节)”我必招聚万国万族,他们必来见我的荣耀”(第 18 节)。(18节)耶和华还应许派遣犹太人使者 “到远方未曾听见我名声,未曾看见我荣耀的沿海之地。他们要在外邦人中传扬我的荣耀。然后,他们要把你所有的弟兄从万邦中领出来,献给耶和华……到我的圣山耶路撒冷……”(第 19-20 节) 

当然,撒迦利亚书 14:16-17 中预言,弥赛亚将在耶路撒冷统治全地的时候,会有大规模的外邦人朝圣。但这并不排除在弥赛亚再来之前也会发生。事实上,希伯来先知们到处都在证实,在上帝将犹太民族送回以色列土地的时候,朝圣就已经开始了,所有人都在热切地期待着主的显现。 

一旦掌握了这一预言性真理,你就会在圣经中处处看到它。例如,再看看《诗篇》102:13-22,其中宣称 “你必兴起,怜悯锡安;因为眷顾她的时候,是的,既定的时候,已经来到……列国必敬畏耶和华的名,地上的君王都敬畏你的荣耀。因为耶和华必建立锡安;祂必在祂的荣耀中显现……因为祂从祂圣所的高处俯视;要在锡安宣告耶和华的名,在耶路撒冷宣告祂的颂赞,那时万民和列国都聚集来事奉耶和华。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万民聚集在复兴的耶路撒冷赞美耶和华,从而促成了耶和华的显现! 

先知哈该曾与撒迦利亚一起鼓励归来的流亡者重建耶和华的殿,他也看到了耶路撒冷在末世的光荣命运,他说:”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震动万国,他们必来到万国之所盼望的地方: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震动万国,他们必来到万国之所向往的地方,我要使荣耀充满这殿'”(哈该书 2:7)。(哈该书 2:7) 

因此,我确信保罗提到的 “外邦人的充满 “是指在末世,不仅全世界有许多外邦人得救了,而且他们也觉醒了,认识到上帝在以色列的物质和属灵复兴中不可思议的救赎目的,他们开始到耶路撒冷朝圣,期待主的再来。这不仅仅是基督徒为参观以色列的圣地而进行的旅游,而是对复兴的以色列和上帝在耶路撒冷的荣耀目的的深深眷恋,这种眷恋开始打开犹太人的心门,让他们认识到谁才是真正的弥赛亚。 

已故基督教圣经学者埃克哈德-施纳贝尔(Eckhard Schnabel)对罗马书 11:25 也有类似的理解。施纳贝尔在其厚重的两卷本著作《早期基督教宣教》中总结道,”外邦人的丰盛 “并不是指 “神定的外邦人信主人数”,也不是指大使命的完成。他认为,这两种解释都无法解释保罗有意将外邦人的得救与以色列人心肠的软化联系起来。相反,施纳贝尔认为保罗使用 “外邦人的丰盛 “这一短语是为了表示万民大规模朝拜锡安的预言性愿景,而这一愿景只有在 “耶稣再来建立他的国度 “时才能最终完成。(注 1) 

换句话说,保罗认为基督徒在列国中传教的伟大终极目标是朝拜锡安,因为耶路撒冷会被弥赛亚的光辉所唤醒!因此,当保罗为圣经中的节期前往耶路撒冷朝圣时,他经常带着外邦信徒一同前往。事实上,犹大当局(错误地)指控他带外邦人进入圣殿的内院,而圣殿是不允许外邦人进入的,因此他开始了通往罗马的漫漫长路。 

Jerusalem March 2024
朝圣者参加耶路撒冷游行。

因此,撒迦利亚看到,在最后的日子里,来自各国各种语言的正义余民将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在第 14 章中,他看到那些在期待已久的最后一战中来攻打耶路撒冷的国家必须朝圣。但在第 8 章中,撒迦利亚看到外邦人已经自愿前来,并相互敦促 “继续 “朝圣,在耶路撒冷寻求主(8:21)。这发生在仍然需要信心的时候,因为这些外邦人加入犹太朝圣者的行列,是因为 “我们听见神与你们同在”(8:23)。换句话说,这是一件 NOW 的事,上帝很喜悦! 

撒迦利亚书 8:23 和 “外邦人的充满 “不可能发生在保罗的时代,因为圣殿突然被毁,犹太人四散逃亡。但它可以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而且通过我们的住棚节和其他基督徒朝圣活动,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这些活动的重点是以色列现代复兴的巨大预言意义。但是,我们还仅仅触及了上帝想要在这方面成就的表面! 

到 2033 年将福音传遍所有民族和语言群体的愿景是强大而令人信服的。但与此同时,外邦人信徒必须重新认识到耶路撒冷在我们的信仰和上帝关于以色列的预言计划中的核心地位,并因此大量登上这座耶稣即将统治全地的特殊城市。 

愿今年的住棚节主题能给我们所有人带来挑战和启发,为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基督教庆祝苏科特节的运动赋予新的使命。因为住棚节注定会产生比我们目前所认识到的要大得多的预言性影响。事实上,很快有一天,这个节期将见证弥赛亚在耶路撒冷加冕为王! 
 
注释

Eckhard Schnabel, Early Christian Mission, vol. 2:1294-1475; (IVP Academic 2004)。另见 Michael S. Heiser, The Bible Unfiltered:迈克尔-S-海泽,《圣经未经过滤:以圣经本身的条件接近圣经》(Bellingham, WA: Lexham Press, 2017),175-176;Derek R. Brown and E. Tod Twist, Romans, ed.. D. Mangum, Lexham Pubers, 2010、 D. Mangum,Lexham 出版社,2010 年。Douglas Mangum, Lexham Research Commentaries (Bellingham, WA: Lexham Press, 2014), Ro 11:25-36. 

照片 ICEJ